漳州农村石牌坊雕刻背景和现状
石牌坊又称石牌楼,也称绰楔,绅楔,《辞海》 中记载:“牌坊, 又名‘牌楼’,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建筑物,一般用木、砖、石等材料建成,上刻题字。 旧时多建于庙宇、陵墓、祠堂、衙门前或园林前后或街道、路口,用以宣传封建礼教,标榜功德,例如,贞洁牌坊,功德牌坊等。”“梁思成认为:牌坊为明、清两代特有之装饰建筑。
一、农村石牌坊的产生背景是什么
农村石牌坊是古老的中华文化的象征,将建筑造型之美与雕刻、书法、文学等方面融合,极具审美价值的同时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底蕴,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兼具一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牌坊分布地域范围较广,运用于大量世俗建筑中如街道、乡村等,同时也在宗教、官式、礼制建筑中也广泛运用;不仅与传统社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是明清两代统治阶级宣传封建礼教、维护伦理纲常的工具。
二、农村石牌坊雕刻制作的现状
目前国内石牌坊研究区域地理范围较大,多数牌坊研究出版的著作成果以记述性的文字溯源多个地区牌坊建筑时代的历史文化,地域范围局限在京津、徽州、巴蜀几个石牌坊遗存较多的热点区域,这些著作大多采用精美的配图、生动的文字介绍这几个地区的颇具传统文化特色的牌坊。目前国内研究牌坊的成果一共分为三类: 包含建筑学科成果、历史学科成果、人文地理学科成果的相关著作;漳州人大常委会、方志办等机关单位根据地方古代文献编订的相关文史资料;个别学者的论文成果。刘敦桢的《牌坊算例》研究侧重于以皇家工部为主的部分,介绍了几种牌坊的规模尺寸和做法,没有涉及民间牌楼的介绍与分析;乐嘉藻的《中国建筑史》中第九章《坊(华表、棂星门)》主要论述的是牌坊的历史沿革,未涉及具体区域;楼庆西《中国小品建筑十讲》谈到牌楼的由来,按照材料不同将牌坊划分为木牌楼、石牌楼、琉璃牌楼三种,以功能性划分牌坊种类时考虑到牌坊所处位置与实用性,具体划分为标志性牌楼、纪念性牌坊、大门式牌楼、装饰性牌坊,对牌楼建筑中的雕刻、题字等艺术装饰对牌坊内容展现的作用做了探讨。
农村村口门头
由《古风》编委会编写的《古风一老牌坊》 则面向大众对中国范围内各地特色牌坊做了一个全面的介绍,书中谈到了牌坊2500年的历史渊源,从春秋汉朝的衡门至明清时独立的牌坊;从材质、平面造型谈到了石牌坊的类型演变;从雕刻角度、题字艺术谈到了牌坊建筑艺术中所包含的文化底蕴,从理性美、坚实美、质朴美多角度分析牌坊的建筑艺术,从多种雕刻手法结合雕刻内容及其文化寓意分析牌坊的装饰艺术,以点景式、线状式、围合式等多种组合方式分析牌坊的意境美,并分析儒释道三家对石牌坊造型装饰艺术的影响。结合多幅精美图片,本书介绍了中国范围内不同地区不同场合不同功能不同意义的牌坊,充分展现了丰富的建筑艺术价值和牌坊深厚的文化内涵;金其桢的《中国牌坊》在按照材料质地分析牌坊的类型时,突破了传统的砖、琉璃、木、石牌坊的分类以外,还增加了罕见材料质地牌坊的划分,如陶牌坊、竹纸布帛彩牌坊等。
农村石门楼、村口石牌坊图片
然而具体至漳州农村牌坊研究的学者与成果,则是少之又少,少数论文涉及福建农村石牌坊,主要研究对象局限于个别耳熟能详的牌坊,并未对福建漳州地区牌坊做一个全面的研究,致使漳州明清牌坊的研究具有分散性的特点。漳浦政协文史资料征集研究会编纂的《漳浦文史资料》、漳州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纂的《漳州文史资料》等地方文献资料个别篇目涉及古今牌坊,多为介绍地区文物现存情况;如漳州市人大常委会编的《漳州老牌坊》收录了漳州88座老牌坊的图片和文字资料,通过对现存牌坊的介绍宣传地区历史文化特色,但并未涉及牌坊建筑的建造特点、形成缘由以及所展现的民俗文化内涵;中共福建漳州市委党校编纂的《漳州论丛》、中共漳州市委宣传部编订的《漳州揽胜》、海峡二十七城市历史文化系列丛书等地方资料汇编均有部分篇目涉及芗城区几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牌坊以及诏安明代石坊群,以散文感悟为主。
石门楼样式的一门牌坊、单门牌楼图片
除此之外厦门市博物馆陈建标在多本刊物上发表《漳州清代牌坊建筑装饰》、漳州诏安明代牌坊调查》、《福建漳州城明代功名坊建筑探略》 、《福建长泰 的明代功名石牌坊与地方教育》等文章从考古学与建筑学的角度着重探讨国家文保单位、省文保单的石牌坊。
版权属于: 长城石雕厂 (http://www.diaosu123.com/)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
在线留言
留言记录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