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幢明清古建筑!这个小山村为何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 224 幢明清古建筑!这个小山村为何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石牌坊
摘要

民居、祠堂和牌坊,被誉为徽州古建之三绝,而西递村不仅三项齐全,而且最为经典,最为精绝。一进西递村,一座石牌坊赫然耸峙。西递的古宅老屋比比皆是,古村导览图上标注的各个景点,其实就是当年的民居,就是现在真正的村里人家。富甲天下的徽商老宅极尽奢华,又以石雕、砖雕、木雕最为出彩。

摄影/刘心田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

古村倒映在塘清水里,保留了徽派风情和徽韵。碧水环绕、溪水潺潺,山水间那些雄伟典雅的徽派古建筑,就是西递村。

一个小山村里,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古建筑224栋,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4栋,这个村落的规模和密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村里的房屋、水系、街巷乃至室内装潢都还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原貌,几乎没有受到现代文明的侵扰。

如此多的精美古建筑尚存,在如今这个拆迁的世界里,简直是一个奇迹,西递也因此被誉为“古民居博物馆”。

黟县西递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纯朴的民风,成为中国古村落的典型代表,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如果说小桥、流水、民居是江南水乡的标配,那么粉墙黛瓦、马头墙等徽派特色则是江南水乡的增强版。

青砖小瓦、马头墙、格子窗的回廊,即便是初次看到,对建筑不太了解的人,也会瞬间被这种典雅、独特的徽派风格所折服。

民居、祠堂、牌坊被称为徽州古建筑三大奇迹,西递村不但三者全部具备,而且是最经典、最精致的。

一进西递村,便可见到一座石牌坊,此牌坊为明万历六年(1578年)为纪念“胶州刺史”、“荆州宰相”胡文光的功绩而建。

牌坊四柱五檐,通体石砌,饰以典型徽派石雕,图案精美,寓意深刻,在牌坊之乡——古徽州,亦属一绝。

徽州牌坊的种类_徽州文化牌坊_徽州古牌坊简介

石牌坊不关心世事,只是看着荷塘里嬉戏的鹅鸭,这座石牌坊如今频繁出现在各类媒体上,已经成为古徽州的标志。

每个村落都要有祠堂,没有祠堂就没有宗族。徽州望族西递胡氏自明代以来就修建了十几座祠堂,其中至今尚存三座。

“敬爱堂”为胡家宗祠,飞檐尖角,气势宏伟。门内有天井庭院,宽敞明亮。正殿内供奉始祖胡昌义、义祖胡三。

西递村历史悠久,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胡氏家族在此生活了976年。

大殿两侧镌刻“明经”二字,是因为祖先胡昌邑曾通过明经科举,中了进士,后人以此为荣,西递一族自称“明经胡氏”。

胡明镜一直把“孝”列为人伦之首。祠堂后厅悬挂着一个大字“孝”,字画并茂,是南宋大哲学家朱熹所书。

“追母殿”是西递富豪胡冠三所建的分庙,但主殿里却供奉着唐太宗李世民,原来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

唐末,天下大乱,唐昭宗李晔惨遭杀害。他的亲信胡三带着刚出生的皇子,躲藏在皖南深山里。为了躲避人发现,他改姓胡,从李姓改姓胡。

改名为胡昌仪的太子考中进士后,得知恩人胡三的身世,心中充满感激,便尊其为祖宗,并留下“世世代代不可改胡姓”的家训。

读书是立家之本,忠孝是传家之道。从此,胡氏家族文风日盛,仅明清两代,胡氏家族出仕的就有百余人。

这一时期,一些文人放弃学业,从商,成为徽商的中坚力量,他们大兴土木,修建了大量建筑,把家乡建设得异常辉煌。

徽州文化牌坊_徽州牌坊的种类_徽州古牌坊简介

历经千百年的岁月沉淀,古老的民居依然保存至今,这里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之都,更是世界最佳旅游村的魅力所在。

西递古民居众多,古村落导游图上标注的景点其实都是昔日的民居,才是现在真正的村民。

徽州人的先民多为中原移民,他们把北方的贵族制度带到了徽州,所以古代徽州是一个最重视等级和门第的地方。

俗话说“门楼千斤,屋子四两”。门楼是面子和地位的象征,非常重要。走在小巷里,你会被那些千篇一律的门楼所吸引。

与北方独立的庭院式门楼不同​​,人口密度极高的地区的徽派门楼全部建在房屋的墙壁上,犹如精美的浮雕牌坊。

门楼顶部多为挑檐,门楣上有精美的石雕或砖雕,气势磅礴,在大面积粉墙的映衬下显得十分漂亮。

门楼后面的老屋,宽梁细柱,宽敞的厅堂,挑高的客厅,依然保留着低调奢华的韵味,藏匿其中的故事也愈发吸引人。

大殿亦类似,左边放花瓶,右边放镜子,桌子上面中间放时钟,寓意外平安,内心静,终身安康。

中间挂着一块写着堂名的古老匾额,中堂挂着一幅画,两边的柱子上贴着对联,“几百年来人无完人,积善行善,莫大于读书”等等,每家都有不同的对联。

过去,村民无论做官、做商、做农,个个都是读书人,博览群书,家里总是弥漫着书香和墨香。

徽州牌坊的种类_徽州文化牌坊_徽州古牌坊简介

村里现存的古楹联多达百余副,字字珠玑,成为西递民居的一大特色,读来清雅动听,让人不自觉地被其感染。

西递人骨子里的文明与优雅,体现在他们的房屋、院落里,一扇扇的门楼、一扇扇的梁柱、一扇扇的格子窗、各种雕刻,无不洋溢着文化底蕴。

站在天井下,看着褪色的雕梁画栋、天花板和地砖,听着主人讲述着过去的故事,不禁心生向往。

明清时期,中国财富最集中的地区不是今天的东南沿海,而是安徽和山西,其中又以皖南的古徽州尤为突出。

家家厅堂皆有井(天窗),家家屋舍皆有飞花(雕饰),徽商巨贾的旧宅极尽奢华,石雕、砖雕、木雕尤为出众。

西花园的两扇石雕窗据说价值十万美元,左侧两棵盘根错节的松树斜伸在嶙峋的岩石上,右侧摇曳的竹影与傲人的红梅交相辉映。

砖雕随处可见,尤其在门楼、影壁、花墙等处,虽为建筑的附属物,但都有主题,是完整而独立的艺术品。

木雕更是让人眼花缭乱,老屋仿佛是一座徽州木雕的展览馆,房梁、柱头、镂空门窗,目光所及之处,无不精雕细琢,栩栩如生。

在这里,每一处都是艺术品,每一件都是文化瑰宝,似乎每一次的回眸,都值得我们驻足。

西递村坚持“微改造、精细提升”的理念,没有进行大规模整修,也没有疏散居民,而是精心保护着古村落的原貌。

村民们似乎没有受到旅游业的影响,只是做着自己该做的事。作为游客,你可以在这里体验到真正的乡村生活。

徽州牌坊的种类_徽州文化牌坊_徽州古牌坊简介

偶尔在街边或者门口看到小摊贩,其实基本都是这里的原住民,没有过度商业化,却充满生机。

此时正值春节假期,人们杀年猪、晒腊肉、贴对联、挂灯笼,是古村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

熏肉、腊鱼、香肠……在粉色墙面下成了一道温馨的风景,在我眼里成了难以抗拒的诱惑,于是中午就吃了起来。

坐在拥有200多年历史的“三味堂”里点菜用餐,看着周围斑驳的老匾额、风化的木墙,我有点困惑自己所处的真实时代。

吃完饭,我继续走着,其实就是漫无目的地闲逛,我不知道这条小巷会通向哪里,但我知道拐过弯后,就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游西递,其实并不需要导游图,走进一条小巷,茫茫桑田、荒凉与繁华便会悄悄地从眼前流过。

如今,每一个人来到西递,来到这里的老影、老迹、老长城石刻,都会亲眼看到逝去的旧时光。

走在这条漆黑的石板路上,我不禁有些怀念起往昔的时光,想必是经过了多少如流水般的岁月,才将这块石头打磨得如玉一般光滑。

走在狭长的巷道里,就像走过一条历史的隧道,每一眼都是昔日的风景,每一步都是时光的沉淀。

每座门楼都值得驻足,每一扇格子窗都值得细细品味。游玩古村落,不必特意挑景点,最好是走遍每一条小巷,每一栋老房子。

徽州文化牌坊_徽州古牌坊简介_徽州牌坊的种类

当然,你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只是走到一条石阶上,静静地坐下来,在这里逃离尘世的纷扰,享受温暖的阳光,享受回归自然的宁静。

沉浸在古村落的静谧祥和中,我的心一下子恢复了平静。这个村子仿佛有种魔力,让我们的心沉醉其中,为之着迷。

但我还是喜欢在古村里走走,那些古朴典雅的老房子,让我怎么看都看不够,有时候感觉自己前世也许就是这里的人,不然怎么会如此陶醉呢?

幽静长巷里,不经意间路过的一棵古树、一棵老藤、一堵断墙、一口古井,都可能蕴藏着一段美丽的故事。

楼下窄巷拐角处,墙体向内退去半尺,方便行走,旁边门楣上的石刻“思退一步”一语,一语双关,耐人寻味。

“大福地”楼上为临街凉亭,原为观景之用,楼顶悬挂“桃花源里人”匾额徽州古牌坊简介,西递因此得名“桃花源”。

僻静的西递山,溪水清澈,是一处世外桃源。不被岁月的尘埃所扰,将心留在这里,感受宁静。这里有人间烟火,也有人间欢乐。

有些地方我去过,但大多只是匆匆一瞥,真正打动我的,是那些细微的事物,比如黑瓦白墙的小院里徽州古牌坊简介,一缕温暖的阳光。

最好的日子,不是那些惊艳夺目、繁华落魄的日子,而是远离喧嚣,亲近自然,邂逅一种能令心灵平静的美好。

以前交通、邮件都很慢,这里很适合慢生活,可以悠闲地漫步,邂逅那些不期而至的美好。

如果你向往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如果你也想寻找一片安放心灵的净土,那就来西递吧。

在“敬爱堂”看四条河流入厅堂,在“瑞玉亭”欣赏优美的楹联,在“东西园”欣赏雕梁画栋……让你的心在徽风徽韵中扎根。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