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迎着一缕阳光,沿着白水带大道往上走,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木,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让人心清气爽。每当夜幕降临,百水带网红市场灯火通明,吃喝摊位人头攒动,美食香气四溢,散发着“夜经济”的新活力。
白水带风景区。傅世华 摄
白水带素有“江门之肺”之称。发源于大华山,马克西河流经鹤头山和松子山的山谷,从远处看像一条白丝带,故称白水带。拥有数百年历史的白水带,历朝历代吸引了众多文人学者前来参观、聚集。如今,随着景区的升级改造,白水台已成为市民休闲的领先公园。
文人聚集的“马克西第一春”
古树深厚,昼夜兼备,清春寒夏秋两季。
在40多座山峰中,马克西从山岩谷之间流淌而出,溪流两岸的古树高耸入云,树荫遮住了阳光。白水有一溪三泉五山,总面积700余亩。一条溪流为马克西,三泉为红桃泉、龙口泉、清泉,五座山为大华山、锄头山、松子山、红桃山、葫芦山。
这
从山泉中涌出的流水清澈甜美,村民们称其为“仙水”。白水带溪两岸,有水月宫、三圣寺、龙母庙、江天阁一目了然、青云桥、采莲船等遗迹和历史遗迹。几百年来,人们一直把这里当成龙脉的圣地,前来朝圣的朝圣者络绎不绝。
白水带成为人们游览的地方,从南宋开始,周居马南下定居玛渊。由于自然风光优美,历朝不少文人、学者都曾到此参观。明代大儒陈柏沙先生在南山外海设立博物馆讲学。乘风景船来回必须经过白水带,即拱门后,他领着门生在这里感恩,赏泉赏瀑,紧随其后的是清朝、民国文人有阳仙聚集在这里。现在还有采莲船的废墟,现在设立碑亭来纪念它。
白水带鸟居。图片由江海区文化广电体育局提供文
人还为白水带留下了许多铭文和对联:岩石下刻有清代李渊铭文《明河》《空山秦珠》的大字,翰林武干崔的铭文和立人周的铭文《玛元第一春》;水月宫庙前的石柱上,刻有清代光绪十四年陈元安所写的、翰林陈华炯所写的“灵子昭明大石洞开赵朝,仙痕见莲花岩萧普陀”;清道光二十八年,马云林写,梁燕深写“悬崖高耸云雾,空灵是法则的模样,流淌在古庙泉周围,清澈的佘仙韶”和“佛门无边石是莲座,仙缘有份流淌许多竹林游”等等。自清朝以来。吸引了众多名流和绅士前来参观,留下了大量知名诗歌。
历史上的三次重建
白水带于1847年建立为风景名胜区,由马元乡人父子马天宝、马玉林两父倡议,先建寺,后逐步开辟为景区。马苑有“五姓”,即“林姓”、“马姓”、“李姓”、“梁姓”和“周姓”。
传闻,玛元修建“五庙”后,“五族”共同协商成为景区。所谓“五寺”,分别是东山寺、龙木寺、环西寺、三皇庙和水月宫。
此后,白水带景区先后重建了三次,第一次是在咸丰元年(1851年),因为当时的军事叛乱,庙亭被毁,村民们提出重建;第二次重建是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由于资金不足,只能进行简单的修缮;第三次重建是在1928年,这次规模较大,除了在白水台重建庙宇外,还向省内、港澳各界募集捐款购买石材修路,从文石到白水江门白水带牌坊素描,再从白水台到黄坑村。
拍摄者: Qiu Yu20世纪80年代,除了从蓬江大桥到新中队的“大路”外,
马元人从彭江大桥走出江门到新中队的“大路”,还可以从白水带的水月宫沿山腰向北转, 穿过山顶的“卖甘蔗田”,沿着石路前往江门。“卖甘蔗”经常有当地人卖甘蔗和茶饼来解渴路人。
为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江门市人民政府于1985年拨款修建了一条新的水泥路,竖立了雄伟的前后门牌坊,增设了亭台楼阁和石桥,并建造了一座现代化的餐厅和宝翠画廊。
景区内还有停车场、烧烤场所、小枝、花卉苗圃、花卉研究所。周边地区被雕刻成具有南方风味的果园,启蒙中充满了柑橘、荔枝、龙眼和亚热带棕榈植物。
生态公园再次“爆款”。
眺望白水带中心地带的龙光塔,可以看到江海城区。这座空心六角形塔形建筑建于千年,塔高11层,高78.90米,其中金塑塔高约18米,底层直径27米,内层建有弧形台阶,每层上层均可走出外厅参观外景, 不仅是白水带的象征,更是江海区的城市名片。每年在重阳,龙光塔都是江门市民攀登的圣地。
龙光塔。彭伟宗 摄
多年来,
白水带公园的景区逐渐丰富,为纪念港澳回归而兴建的回归纪念馆和澳门回归走廊现已成为游客攀爬放松的“休憩亭”和“避雨所”。2006年,公园以自然形成的桃湖为中心,铺设了环湖的远足径和道路,其间点缀着桃园铺、郑德亭、智山洞、法政亭等景点。
拍摄者: Qiu Yu白水带
运动公园的建成,赋予了白水带新的意义。2019年,江海区投资近10亿元,将这个核心、最黄金的市中心地块改造成高品质绿色公共休闲观光区,建成了以市中心绿廊、江海云路、百水台体育公园、儿童公园、桃园、 等。其中,百水岱体育园新增标准照明篮球场18个、足球场7个、网球场12个,占地面积达25000平方米,成为全市规模最大、规模最大的体育公园。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白水带也从白天市民攀爬玩乐的生态公园江门白水带牌坊素描,变成了晚上的网红市场。每天晚上,除了美食,白水带市场还有文创、表演等,生机勃勃,吸引不少市民前来休闲娱乐。
引用
[1] 江门市地名委员会.江门市国土资源局.江门市地名录[M].广东地图出版社.1991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